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被引:309
作者
韦志刚
黄荣辉
董文杰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兰州
[4] 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小波分析; 年代际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对青藏高原 72个地面气象站 1 962~ 1 999年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分析 ,以唐古拉山脉为界将高原分为青海区和西藏区 ,分别考察了两区冬春 (上年 1 0月~当年 5月)和汛期 (当年 6月~ 9月 )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突变及其周期振荡 ,得出的主要结论为 :近 38年 (1 962~ 1 999)来 ,青藏高原呈升温趋势 ,冬春大多数台站的升温率为0 0 2~ 0 0 3℃a- 1 ,汛期大多数台站的升温率为 0 0 1~ 0 0 2℃a- 1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高原冬春气温的升温更为强烈 ,汛期青海区的升温变得强烈 ,但西藏区反呈微弱降温趋势 ,降温主要发生在西藏的江河谷地 ;全球性的 1 980年左右的暖突变在青藏高原是明显存在的 ;近 38年来 ,青海区冬春降水和西藏区汛期降水存在相同的相位变化 ,即 2 0世纪60年代基本偏多 ,2 0世纪 70年代和 2 0世纪 80年代初偏少 ,2 0世纪 80年代中到 2 0世纪90年代偏多 ;青海区汛期降水与西藏区汛期降水的变化存在反向的关系 ,但它的转折点要滞后 4~ 5年 ,青海区汛期降水 2 0世纪 60年代偏少 ,2 0世纪 70年代和 2 0世纪 80年代偏多 ,2 0世纪 90年代偏少 ;西藏区冬春降水呈现自己独特的变化 ,2 0世纪 60年代到 2 0世纪 70年代初偏少 ,2 0世纪 70年代中末期到 2 0世纪 90年代偏多 ;高原气温主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7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青藏高原地面站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陈文 ;
董文杰 .
大气科学, 2002, (04) :496-508
[2]   本世纪青藏高原气候的三次突变及与天文因素的相关 [J].
汤懋苍 ;
白重瑗 ;
冯松 ;
蔡英 .
高原气象 , 1998, (03) :29-36
[3]   青藏高原气温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 [J].
林振耀 ;
赵昕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54-358
[4]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几类天气系统的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罗四维等著, 1992
[5]  
青藏高原气候[M]. 气象出版社 , 戴加洗主编, 1990
[6]  
青藏高原气象学进展[M]. 科学出版社 , 章基嘉等编写, 1988
[7]  
西藏气候[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4
[8]  
青藏高原气象学[M]. 科学出版社 , 叶笃正等著, 1979
[9]  
西藏高原气象学[M]. 科学出版社 , 杨监初等著,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