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压释放及其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意义

被引:41
作者
刘晓峰
解习农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超压释放; 增压作用和减压作用; 自拓通道和它拓通道; 运移和聚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从增压作用和减压作用相互关系的角度 ,探讨了超压释放的定义——超压趋向于静水压力降低的作用。根据超压释放的结果 ,超压释放可分为不完全释压和完全释压 ;依突破压力封闭的动力 ,超压释放可分为主动释压和被动释压。有两类不同成因的超压释放通道 ,分别是自拓通道和它拓通道。超压释放的主要机制有断裂活动、水力压裂、底辟作用、渗透性岩层输导作用、渗透作用、剥蚀作用和人为作用。超压释放提供了油气运移的现实动力 ,开拓了油气运移的通道 ,促进了生烃作用 ,有利于超压系统内的油气成藏 ,影响油气的分布。超压释放分析为探讨超压与油气的运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动力学特征 [J].
曾溅辉 ;
郑和荣 ;
王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4) :60-63
[2]   断裂构造与成藏动力系统 [J].
张树林 ;
田世澄 ;
陈建渝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4) :3-8
[3]   沉积盆地泥质岩石的水力破裂和幕式压实作用 [J].
解习农 ;
李思田 ;
王其允 .
科学通报, 1997, (20) :2193-2195
[4]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 [J].
杜栩,郑洪印,焦秀琼 .
地学前缘, 1995, (04) :137-148
[5]   试论东营盆地高压油气藏的特征、成因及找油意义 [J].
李春光 .
石油学报, 1992, (01) :37-43
[6]   东营凹陷牛庄—六户地区高压油气藏成因与分布 [J].
王明明 ;
谯汉生 ;
胡见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0, (02) :13-21
[7]  
超压盆地与油气分布[M]. 地质出版社 , 马启富等编著, 2000
[8]  
Fluid migration along growth faults in compacting sediments .2 Hooper E C D.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