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国际秩序的耦合性试析

被引:1
作者
姚璐
刘雪莲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关键词
中国; 国际秩序; 改造性介入; 控制性耦合; 公共性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 [国际关系]; D822 [对外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现行国际秩序出现拐点,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的关系也随之成为学术界热议的焦点。本文认为,"修正主义"和"维持现状"的"二分法"无法准确地阐释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因此借用"耦合性"概念,将大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划分为非直接性耦合、控制性耦合和公共性耦合三种类型,并选取权力、制度和价值观三个变量,分析中国与国际秩序之间关系演变的特点,提出中国将以"改造性介入"的方式推动国际秩序从"控制性耦合"向"公共性耦合"发展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变革 [J].
门洪华 .
国际政治科学, 2016, 1 (01) :60-89
[3]   从关系到共生——中国大国外交理论的文化和制度阐释 [J].
苏长和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01) :5-25+156
[4]   国际格局演进与国际秩序重塑 [J].
刘建飞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5, (05) :112-119
[5]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及其在东亚地区的推进特点 [J].
刘雪莲 ;
李晓霞 .
东北亚论坛, 2015, 24 (06) :105-113+126
[6]   国际利益格局调整与国际秩序转型 [J].
刘丰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5, 32 (05) :46-62
[7]   从历史维度认识国际秩序的演进 [J].
苏长和 .
现代国际关系, 2014, (07) :3-4
[8]   从全面去合法性到选择性嵌入:冷战后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态度变迁及其解释 [J].
张春满 .
当代亚太, 2014, (03) :27-46+156
[9]   中美关系和国际秩序的未来 [J].
郑永年 .
国际政治研究, 2014, 35 (01) :36-48+6
[10]   中国的世界秩序理念与国际责任 [J].
周方银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03) :3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