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 [1] 浙江能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及安全保障[J].王霞. 经济论坛.2006(21)
- [2] 2005年中国酸雨时空分布特征[J].赵艳霞,侯青,徐晓斌,丁国安,王淑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05)
- [3] RAINS-ASIA模型及其在山东省的应用[J].王青,王磊,邹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 [4] 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酸雨区分布研究[J].牟永铭,朱光良. 科技通报.2005(03)
- [5] 确定不同保证率下的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J].段雷,郝吉明,周中平,谢绍东. 环境科学.2002(05)
- [6] 中国的酸雨模拟及控制对策研究[J].李宗恺,王体健,金龙山. 气象科学.2000(03)
- [7] 中国南方生态系统的酸沉降临界负荷[J].陶福禄,冯宗炜. 中国环境科学.1999(01)
- [8] 中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区划及实施政策研究[J].刘炳江,郝吉明,贺克斌,柴发合,薛志刚,樊元生,刘孜,赵维钧. 中国环境科学.1998(01)
- [9] 90年代浙江能源供求研究[J].隗斌贤,王春梅,周小玫. 预测.1997(05)
- [10] 酸雨污染与防治——浙江区域酸雨趋势与防治对策[J].徐德才. 煤矿环境保护.19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