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与倾听——试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视听审美范式问题

被引:15
作者
路文彬
机构
[1] 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北京
关键词
视觉; 听觉; 审美范式; 中国当代文学;
D O I
10.16061/j.cnki.cn46-1076/c.2003.01.014
中图分类号
I206.7 [当代文学(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视觉与听觉属于审美消费过程中的两种范式,前者偏重于理性,后者偏向于感性。以古希腊哲学为基准确立起来的西方形而上学正是以视觉为本位的,而中国古代老庄哲学构建起的则恰是与其截然相反的听觉中心主义传统。如此两种哲学传统直接促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学艺术样式。但“五四”启蒙运动对于西方理性的推崇和借用,消弭了中国这种听觉范式的文学艺术品格,将其引向了视觉中心主义的道路。这一道路通向当代之后,愈走愈远,致使文学艺术严重疏镦了情感,转向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文学艺术不再是丰富人们的感受,而是剥夺人们的感受,将读者训练成冷漠的“凝视”者和“窥视”者,进而遏抑住他们想象的冲动。特别是当下这个所谓“读图时代”的来临,更是表明了人们仍然还没有意识到视觉对于我们的无情剥夺。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普通语言学教程.[M].(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著;张绍杰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 [2] 噪音.[M].(法)贾克·阿达利(JacquesAttali)著;宋素凤;翁桂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3] 麦克卢汉精粹.[M].(加)埃里克·麦克卢汉(EricMcluhan);(加)弗兰克·秦格龙(FrankZingrone)编;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 [4] 存在与时间.[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rgger)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
  • [5] 多义的记忆.[M].(法)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著;蒋梓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 [6] 历史与叙述.[M].孟悦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 [7] 波佩的面纱.[M].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 [8] 禅与心理分析.[M].[日]铃木大拙;[美]弗洛姆(Fromm;E·) 著;孟祥森 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 [9] 形而上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
  • [10] 视觉高度紧张
    约翰·厄普代克
    区区
    [J]. 外国文学, 2001, (01) : 65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