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实验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4
作者:
王强
王虹蛟
张海
林世和
李春岩
郭力
侯志宏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一医院神经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一医院神经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一医院神经内科,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一医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神经炎;
脂多糖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4.5 [脱髓鞘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 (GBS)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方法 利用轴索型GBS病人粪便中培养出的空肠弯曲菌 (Cj)株 (PENO :19型 ) ,采用酚水法提取其表面脂多糖 (LPS)成分 ,作为抗原接种 2 6只大耳白兔 ,每次注射LPS 10 μg ,每周以建立轴索型GBS动物模型。 结果 实验组 3只兔分别于皮下注射LPS后 14、18、2 0d出现轴索型GBS症状 ,发病率为 11.5 4% (3/ 2 6 ) ,皮下注射LPS次数分别为 2、3、3次。病理学检查发现 ,病兔坐骨神经轴索变性 ,髓鞘基本正常。电生理学检查发现 ,病兔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F波潜伏期正常 ,运动诱发波幅明显降低 ,符合轴索型GBS电生理学改变。结论 本实验证实有轴索型GBS亚型的存在 ,同时也证实CjLPS是轴索型GBS的主要致病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8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