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公共能量场的构建探析

被引:4
作者
史梁 [1 ,2 ]
汤书昆 [1 ]
赵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艺术学院
关键词
后现代话语理论; 微博; 公共能量场; 传播力量; 公共领域;
D O I
10.16064/j.cnki.cn34-1003/g0.2014.02.033
中图分类号
G206.3 [大众传播];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近年来,微博在公共事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文章借鉴"公共能量场"理论来分析微博在公共事件中的作用,结合微博传播特性和当代中国社会背景,提出构建微博的公共能量场。文章选取了近年来中国微博的部分公共事件,分析微博公共能量场上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提出政府应该通过后现代话语理论来构建微博的公共能量场,避免有悖话语原则的误区,通过多元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多方的民主参与,促进公共事件的解决和公共政策的制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2+162 +1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俞可平;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后现代社会理论.[M].(美)乔治·瑞泽尔(GeorgeRitzer)著;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
[3]  
后现代公共行政.[M].(美)查尔斯·J.福克斯(CharlesJ.ox);(美)休·T.米勒(HughT.Miller)著;楚艳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5]   结构.再现.互动:微博的公共领域表征 [J].
尹连根 .
新闻大学, 2013, (02) :60-68
[6]   论微博的弊端及规制——实名制下微博使用的积极意义 [J].
马永春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9) :167-170
[7]   网络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机制 [J].
董媛媛 ;
刘海贵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8) :154-158
[8]   对自媒体革命的媒介社会学解读 [J].
潘祥辉 .
当代传播, 2011, (06) :25-27+30
[9]   解构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能量——以“微博打拐”事件为例 [J].
陈虹 ;
朱啸天 .
新闻记者, 2011, (05) :71-75
[10]   微博:在“乌合”与组织之间 [J].
程刚 .
今传媒, 2010, (05)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