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对小鼠H22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5
作者
姚宏斌 [1 ]
梁惠 [1 ]
刘颖 [2 ]
戈娜 [1 ]
曹敬静 [1 ]
机构
[1] 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营养研究所
[2] 青岛大学医学院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关键词
熊果酸; 小鼠; 肿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36 [治疗实验];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观察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小鼠H22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75只昆明种小鼠于左前腋下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24h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模型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对照组[25mg/(kg·d)]和UA低、中、高剂量药物组[50、100、150mg/(kg·d)]。UA各剂量组和CP对照组分别以相应剂量UA和CP灌胃,模型组以等体积花生油灌胃,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2周。末次给药24h后,称小鼠体质量,摘除眼球取血后处死。无菌条件下完整剥离小鼠肿瘤及肝、肾、脾组织,计算抑瘤率及肝、肾、脾指数;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分离脾淋巴细胞,CCK8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4、CD8T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计数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个数。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的浓度。结果:UA各剂量组小鼠H22肿瘤质量增长均较缓慢,其中UA中、高剂量组肿瘤质量明显减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0.15%和39.80%。UA各剂量组肝、肾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脾指数则随UA剂量增加逐渐升高,其中,UA中、高剂量组脾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病理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肿瘤细胞生长旺盛,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少见坏死区域;UA干预组肿瘤组织中瘤细胞生长增殖明显受到抑制,肿瘤细胞数量减少,密度降低,排列稀疏,细胞核固缩深染或破裂,细胞间质较多,核浆比例减少,坏死区域明显增多。CCK8实验结果显示,随着UA剂量增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逐渐升高,其中,UA中、高剂量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与模型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UA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CD4、CD8T细胞个数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高、中、低剂量组血清中IL-12的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高剂量组与CP对照组相比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一定剂量UA可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UA促进机体免疫器官发育和淋巴细++胞增殖,增加CD4、CD8T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并提高血清中IL-12等抗肿瘤活性细胞因子的浓度诱导细胞免疫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The four types of tregs in malignant lymphomas. Wang J,Ke XY. J Hematol & Oncol . 2011
[2]  
Gene-carried hepatoma targeting complex induced high gen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with low toxicity and significant antitumor activity. Zhao QQ,Hu YL,Zhou Y,et al. Int J Nanomed . 2012
[3]  
Mirtazapine inhibits tumor growth via immune response and serotonergic system. Fang CK,Chen HW,Chiang IT,et al. PLoS One . 2012
[4]   高强度聚焦超声制备肿瘤疫苗对小鼠抗肿瘤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J].
周颦 ;
苏立 ;
傅敏 ;
刘楠 ;
白平 ;
伍烽 ;
王智彪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2, 28 (07) :591-594
[5]   熊果酸联合顺铂抑制卵巢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J].
于丽波 ;
孙文洲 ;
王晶 ;
韩毅敏 ;
马宝璋 .
现代肿瘤医学, 2009, 17 (08) :1410-1412
[6]  
CD8+CTL在乙型肝炎发病作用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赵永晓,冯丽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04)
[7]   乌索酸对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 [J].
迎梅 ;
苏秀兰 ;
曲韵智 ;
额尔敦 .
解剖学杂志, 2007, (05) :546-550
[8]   熊果酸体内抗肺癌作用机制探讨 [J].
李希波 ;
孙雪飞 ;
尹秋伟 ;
王德江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02) :188-191
[9]   乌索酸毒性实验研究 [J].
熊筱娟 ;
陈武 ;
李开泉 ;
徐晓清 .
宜春医专学报, 2001, (01) :54-54
[10]  
卷烟烟气冷凝物加S9与不加S9细胞—遗传毒性体外试验的比较研究[D]. 陆叶珍.浙江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