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

被引:36
作者
沈壮海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
[2]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 国际话语权;
D O I
10.19468/j.cnki.2096-1987.2016.01.013
中图分类号
G125 [对外文化交流];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不论从学术发展本身而言,还是就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角度而言,努力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都是一个极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近年来,我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不断提升,但仍然相对薄弱。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需要将学术话语体系与话语权的探讨和建设置入更加宏阔与深层的背景中来认识,将之深深植根于以内涵与质量为主题的扎实的当代中国学术建设进程;此外,还需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积极构建开放包容、客观公正的学术发表与评价体制,处理好研究中国与研究世界、研究中国与表述中国、增进学术自主性与扩大学术开放等一系列重要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SSCI收录我国社会科学文献的基本状况研究.[D].余莉.吉林大学.2013, 08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14,
[3]  
主流.[M].(法) 马特尔; 著.商务印书馆.2012,
[4]  
权力大未来.[M].(美) 奈; 著.中信出版社.2012,
[5]  
当代美国文化.[M].朱世达;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  
论意识操纵.[M].(俄)谢·卡拉-穆尔扎(С.Кара-Мурза)著;徐昌翰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  
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M].河清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M].(美)雷迅马(MichaelE.Latham)著;牛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9]  
文化帝国主义.[M].(英)汤林森(JohnTomlinson)著;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