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分析

被引:18
作者
吴应林
李兴振
丘东洲
颜仰基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油气盆地;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是新元古代泛大陆解体时,由原特提斯洋东部存在的一些小陆块发展起来的,对其演化可划分成原特提斯(Z—S)、古特提斯(D—T2)、中特提斯(T3—K)、新生代全面陆内汇聚(即高原形成与隆升阶段)4个阶段.青藏高原是一个潜在的重要油气区,按板块构造体制可划分成柴达木、巴颜喀拉、羌塘-昌都、冈底斯、喜马拉雅5个含油气聚集带,及被动边缘-残留盆地、弧内和弧前盆地、弧后前陆盆地以及第三纪上叠走滑拉分盆地4种含油气盆地类型.其中羌塘弧后前陆盆地、冈底斯陆块北部的弧前盆地和喜马拉雅陆块北缘的被动边缘-残留盆地及区内部分大型第三纪走滑拉分盆地具有较好的找油气远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秦岭及邻区三叠系.[M].殷鸿福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