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体性逻辑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辨识

被引:19
作者
罗心欲
机构
[1] 中共梅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 语义逻辑; 农村现代化; 城乡统筹;
D O 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18.03.009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是新生的时政话语体系,对其内涵辨识具有特殊意义。解答乡村振兴战略"为了什么""是什么",必须基于概念本体性逻辑,进行规范并准确的词义解构、关系定位和参数界定。乡村振兴战略,是把握现实国情、农情及乡村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对以往党的"三农"工作政策的超越和升华,是关于乡村振兴本体的价值追求、制度框架和实证表达的组合。乡村振兴战略是以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旨归,多元化解决乡村衰败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系列政策和方略总和。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 [J].
温铁军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01) :1-10
[2]   乡村仍是中国现代化主战场——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 [J].
刘默 .
中国经济报告, 2017, (12) :48-52
[3]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J].
房艳刚 ;
刘继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57-270
[4]   现代化的创新驱动: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J].
洪银兴 .
江海学刊, 2013, (06) :20-27
[5]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J].
陶春 ;
张勇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1) :88-91
[6]   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 [J].
贺雪峰 .
读书, 2006, (08) :92-99
[7]   乡村建设:概念分析与新近研究 [J].
肖唐镖 .
求实, 2004, (01) :88-91
[8]   农村、乡村概念比较的社会学意义 [J].
王洁钢 .
学术论坛, 2001, (02) :126-129
[9]   “发展战略”概念考察 [J].
黄方毅 .
经济研究, 1982, (07) :32-36+53
[10]  
治村.[M].贺雪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