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雌能花新种质(‘2004-6-12’)花蕾发育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9
作者
郑焕
任俊鹏
贾玥
章镇
陶建敏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葡萄; 雄性不育; 内源激素;
D O I
10.13925/j.cnki.gsxb.2012.03.025
中图分类号
S663.1 [葡萄];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2004-6-12’是南京农业大学从欧亚种‘魏可’自交实生后代中选育出来的雄性不育优良单株。以葡萄雄性不育新种质‘2004-6-12’及其雄性可育亲本‘魏可’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对花药发育不同时期(1.造孢期、2.花粉母细胞期、3.减数分裂期、4.四分体期、5.单核期、6.二核期、7.成熟花粉期)的花蕾组织中的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S)、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04-6-12’与‘魏可’花蕾中的IAA,GAS的含量在减数分裂期之前差异不显著,在四分体期及单核期‘2004-6-12’显著低于‘魏可’。‘2004-6-12’中的CTK含量在减数分裂期之前显著低于‘魏可’。‘魏可’在单核期ABA含量开始降低,而‘2004-6-12’在二核期才开始降低。‘2004-6-12’的IAA/ABA和GAS/ABA在二核期之前明显高于‘魏可’且比‘魏可’比值变化较大,因此认为IAA,GAS,CTK的亏缺,ABA的延后降低及IAA/ABA,GAS/ABA比例失调与葡萄雄性不育有一定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50 / 3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葡萄雄性不育种质特性及其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J].
刘倩 ;
周蓓蓓 ;
张其林 ;
章镇 ;
陶建敏 .
果树学报, 2010, 27 (04) :514-520
[2]   激光显微切割技术推进全面解析植物雄配子发生的分子机制 [J].
汤湘 ;
刘巧泉 ;
唐威华 .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9, 31 (02) :151-156
[3]   ‘新高’梨雄性不育与IAA和ABA含量变化的关系 [J].
李六林 ;
吴巨友 ;
张绍铃 .
园艺学报, 2006, (06) :1291-1294
[4]   茄子雄性不育系花蕾内源激素研究 [J].
郭丽娟 ;
申书兴 ;
陈雪平 ;
王彦华 ;
张成合 ;
卢凤刚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 (04) :434-436
[5]   烟草胞质雄性不育性与花蕾组织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 [J].
刘齐元 ;
刘飞虎 ;
黄海泉 ;
何宽信 ;
朱肖文 .
烟草科技, 2006, (05) :51-53+59
[6]   植物生长物质对雄性育性的调控作用 [J].
李六林 ;
张绍铃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5) :211-215
[7]   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平衡关系的研究 [J].
任喜波 ;
戴希尧 ;
魏毓棠 ;
许明 ;
司龙亭 .
中国蔬菜, 2006, (04) :14-16
[8]   萝卜雄性不育系内源激素及游离氨基酸分析 [J].
邓代信 ;
汪隆植 ;
龚义勤 ;
柳李旺 .
种子, 2006, (03) :31-34
[9]   西瓜核雄性不育系雄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动态变化分析 [J].
刘海河 ;
侯喜林 ;
张彦萍 ;
尹雅乐 .
园艺学报, 2006, (01) :143-145
[10]   大白菜新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的研究 [J].
冯忠梅 ;
张凤兰 ;
张德双 ;
于贤昌 .
华北农学报, 2005, (04)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