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产量形成及其生理基础分析研究

被引:4
作者
崔贤
机构
[1] 山东省文登市农业局
关键词
沟播小麦; 种植方式; 产量; 生理基础;
D O I
10.16318/j.cnki.hbnykx.2009.05.01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沟播小麦的单株叶面积大,群体叶面积系数下降速度慢,叶绿素含量增加,单株干物质生产力高于平作畦麦,具有个体壮、后期群体强的干物质生产特性,套作优势值大。60 cm沟播小麦能兼顾高产和利于套作,且周年产量最高,是沟播小麦最有利的种植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8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旱地小麦沟播技术研究 [J].
黄峰 ;
郭世昌 ;
卢琳 .
耕作与栽培, 2002, (05) :19-19
[2]   小麦边际效应的研究 [J].
陈雨海 ;
余松烈 ;
于振文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4) :431-435
[3]   复种效果定量评价初探 [J].
刘玉华 .
耕作与栽培, 1999, (03) :62-63
[4]  
优质专用小麦及高产栽培[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贵申等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