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接收函数研究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地壳上地幔特征

被引:35
作者
徐鸣洁
王良书
刘建华
钟锴
李华
胡德昭
徐震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 速度结构; 泊松比; 地壳和上地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哀牢山-红河断裂带附近宽频带数字地震台阵的远震体波记录,采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并估算了平均地壳厚度、波速比(Vp/Vs)和泊松比.研究结果显示,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壳幔边界不具有简单的速度间断面特征,表现为速度递增的梯度带,在Moho深度处速度增大较快,而上地幔顶部速度偏低,并呈缓慢递增趋势,速度结构具有壳幔过渡带特征;地壳泊松比值偏高(0.26~0.28),可能与下地壳中镁铁质含量增加有关;断裂带两侧地壳平均厚度突变,在断裂带的西南侧约36~37km,而东北侧约为40~42km,表明红河断裂是陡立的超壳断裂;下地壳表现为S波低速,是地壳与壳下岩石圈解耦的有利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729 / 7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及其邻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 [J].
胥颐 ;
刘建华 ;
刘福田 ;
宋海斌 ;
郝天珧 ;
江为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1201-1208+1233
[2]  
中国东、西部两类盆地岩石圈热-流变学结构[J]. 王良书,李成,刘福田,李华,卢华复.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3]   地震层析地质解释原理及其在滇西深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J].
赵永贵 ;
钟大赍 ;
刘建华 ;
吴华 ;
刘福田 .
地质科学, 1992, (02) :1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