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大黄醇提液抗乙肝病毒作用
被引:5
作者
:
李向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李向阳
黄正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黄正昌
刘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刘妮
朱辨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朱辨絃
唐明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唐明增
陈俏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陈俏妍
周红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周红燕
郭兴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郭兴伯
朱宇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朱宇同
机构
: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3]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广州
[4]
级博士研究生广州
[5]
广州
来源
:
热带医学杂志
|
2005年
/ 03期
关键词
:
大黄醇提液;
乙肝病毒;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
1008 ;
摘要
:
目的研究评价大黄醇提液的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检测血清DHBV-DNA动态变化,体外实验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检测用药后对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在体内抗乙肝病毒实验中,大黄醇提液20g/kg和10g/kg剂量组于给药5d(T5)、10d(T10)和停药3d(P3)时体内均有显著抑制DHBV-DNA的作用。体外实验显示:大黄醇提液对2.2.15细胞分泌HBsAg的治疗指数为16.96,对分泌HBeAg的治疗指数为12.06。结论大黄醇提液在体内外实验中均具有明显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8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脏损伤机制的研究
[J].
卢林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卢林耿
;
王中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王中民
;
张永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永祥
;
朱全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朱全胜
;
尤银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尤银珍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1996,
(02)
:24
-25+56
[2]
病毒性肝炎.[M].陈紫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
当代肝胆疾病治疗学.[M].叶维法;钟振义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等.2000,
←
1
→
共 3 条
[1]
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脏损伤机制的研究
[J].
卢林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卢林耿
;
王中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王中民
;
张永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永祥
;
朱全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朱全胜
;
尤银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尤银珍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1996,
(02)
:24
-25+56
[2]
病毒性肝炎.[M].陈紫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
当代肝胆疾病治疗学.[M].叶维法;钟振义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等.200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