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一种陪伴——黄声远的在地与自在

被引:65
作者
周榕
机构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在地; 乌托邦; 反乌托邦; 陪伴; 日常性; 因缘;
D O I
10.16414/j.wa.2014.03.013
中图分类号
TU201 [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 TU-86 [建筑风格、流派及作品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1302 ; 0814 ; 081304 ; 1403 ;
摘要
本文通过评述台湾建筑师黄声远在宜兰的"在地"建筑实践,分析"在地"概念的多义复合性,指出黄声远基于"在地"理念的"陪伴式设计"具有容地结构、因缘和合、在地呈现等三大反乌托邦特征。经由关爱生命、体悟生活、涵养生态这3条工作主线,揭示出黄声远陪伴式建筑观的独特文明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1+125 +1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设计,说穿了只是现实世界小小心愿的真实反应 [J].
黄声远 .
建筑师, 2013, (04) :41-45
[2]   当建筑与时间做朋友:近二十年的台湾在地建筑论述 [J].
罗时玮 .
建筑学报, 2013, (04) :1-7
[4]   津梅栈道(入围) [J].
黄声远 .
世界建筑导报, 2011, 26 (02) :16-19
[5]  
海子诗全集.[M].海子; 著.作家出版社.2009,
[6]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美)孙隆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M].刘军宁等编;.三联书店.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