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时肝窦内皮细胞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6
作者
郝菁华
石军
任万华
韩国庆
朱菊人
王书运
谢英渤
机构
[1] 山东省立医院肝病中心
[2] 山东师范大学电镜室
[3] 山东师范大学电镜室 济南
[4] 济南
关键词
肝炎,乙型,慢性; 肝窦内皮细胞; 微循环; Weibel-Palade小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 [病毒性肝炎];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窦内皮细胞 (SEC)的形态学改变 ,探讨其与肝脏微循环障碍的关系。方法 对 5 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脏活检术 ,肝脏活检组织分别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SEC发生了很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窗孔减小、减少 ,SEC下基底膜形成 ,SEC间出现细胞连接 ,SEC胞质内出现WP小体及SEC脱落现象。随慢性乙型肝炎病变程度加重 ,SEC形态改变愈为显著。SEC与淋巴细胞、库普弗细胞之间亦发生了密切接触。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的SEC形态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可能是肝脏微循环障碍的启动步骤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2]  
Present status of fulminant hepatitis in Japan (1989–1991)[J] . Yasutoshi Muto.Gastroenterologia Japonica . 1993 (4)
[3]  
GMP-140, a platelet alpha-granule membrane protein, is also synthesized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and is localized in Weibel-Palade bodies. McEver RP, Beckstead JH, Moore KL, et al.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