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基因突变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17
作者
韩宇 [1 ]
徐建明 [1 ]
段海清 [2 ]
宋三泰 [1 ]
刘晓晴 [1 ]
张扬 [3 ]
张京生 [2 ]
机构
[1] 军事医学科学院三○七医院肿瘤中心
[2]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3] 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中心
关键词
吉非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EGFR的突变与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2002年5月至2005年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每日服用吉非替尼,每次250mg,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收集患者吉非替尼治疗前的肿瘤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后,采用巢式PCR技术扩增EGFR基因的18~24外显子,并从正反两个方向进行DNA测序和分析。结果有106例患者入组,肿瘤标本包括25例冰冻的新鲜组织和81例石蜡包埋组织。其中32例(30.2%)发生了突变,腺癌患者的突变率(35.9%)明显高于鳞癌患者(14.3%,P=0.033)。突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1.9%)明显高于无突变患者(13.5%,P<0.01)。突变患者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15个月)明显长于无突变患者(3个月,P<0.01)。突变患者的生存期(18.5个月)也明显长于无突变患者(6.0个月,P<0.01)。结论中国人群中EGFR基因突变可以较好地预测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预后。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易瑞沙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失败后的作用 [J].
王彬 ;
张湘茹 ;
储大同 .
中华肿瘤杂志, 2004, (12) :41-44
[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靶向药物与化疗联合应用的合理设计 [J].
徐建明 ;
宋三泰 .
中华肿瘤杂志, 2004, (06) :4-6
[3]  
PD-16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mutations and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J] . M. Tukumo,S. Toyooka,K. Kiura,H. Shigematsu,H. Asano,M. Aoe,M. Tanimoto,H. Date,A. Gazdar,N. Shimizu.Lung Cancer . 2005
[4]  
High frequency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s with complex pattern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 related to gefitinib responsiveness in Taiwan. Huang SF, Liu HP, Li LH, et al.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