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顶煤开采顶煤冒放性分类及其在潞安矿区的应用

被引:24
作者
范世民
胡学军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潞安矿业集团
关键词
综放开采; 顶煤冒放性; 动态模糊聚类;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05.02.010
中图分类号
TD823.4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动态模糊聚类方法, 以煤层强度、赋存深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夹矸厚度、采空区充满程度、老顶级别、采放比等7个因素按模糊最大隶属度原则综合评价顶煤冒放性. 建立了模糊聚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 以上述7个指标为基础, 对顶煤冒放性的模糊聚类分析进行运算,给出分类的实施过程. 潞安矿区顶煤冒放性分类结果表明, 5对主要生产矿井主采3号煤层, 其顶煤冒放性皆为好(Ⅰ类) 和较好(Ⅱ类), 经潞安矿区综放开采实践证实, 分类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王庄煤矿综放工作面顶煤运移规律研究
    贾双春
    冯灵斌
    李建平
    马志红
    韩红光
    [J]. 煤, 1998, (04) : 20 - 22
  • [2] 顶煤冒放性影响因素研究
    宋选民,康天合,靳钟铭,弓培林
    [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5, (Z1) : 85 - 88+198
  • [3]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钱鸣高,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