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在超级活性炭上的负载对其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詹亮
张睿
王艳莉
梁晓怿
李开喜
吕春祥
凌立成
袁渭康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炭材料重点实验室
[3]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上海
[4] 上海
[5] 山西太原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储氢; 超级活性炭; 吸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24.1 [活性炭];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负载金属Pd和PdO都有助于提高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吸氢性能,并能使其吸氢能力分别提高 2倍 4倍和 4倍5倍左右。同时由于过渡金属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团聚和迁移现象,负载在活性炭上的金属Pd的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应分别控制在 125℃和 2h。在 0℃和 27℃常压下,Pd/AC和PdO/AC(SBET为 3886m2 /g)对氢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0mL/g、23mL/g和 14mL/g、15.8mL/g,且它们的循环使用寿命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纳米碳管电化学储氢的研究进展 [J].
戴贵平 ;
刘敏 ;
王茂章 ;
成会明 .
新型炭材料, 2002, (03) :70-74
[2]   一维碳纳米材料储氢机理及应用前景 [J].
刘治 ;
陈晓红 ;
宋怀河 .
新型炭材料, 2002, (02) :73-76
[3]   超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储氢性能初步研究 [J].
詹亮 ;
李开喜 ;
吕春祥 ;
朱星明 ;
宋燕 ;
凌立成 .
新型炭材料, 2001, (04) :31-35
[4]   超临界氢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J].
周亚平 ;
周理 .
物理化学学报, 1997, (02) :119-127
[5]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研究与应用 [J].
乔文明 ;
刘朗 .
新型碳材料, 1996, (01) :25-31
[6]  
固体催化剂实用研究方法.[M].刘维桥;孙桂大编著;.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