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并肝脏损害的临床及肝组织学特征分析

被引:8
作者
王建
张复春
陈燕清
雷春亮
杨湛
机构
[1]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关键词
登革热; 肝疾病;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8 [病毒性出血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了解登革热患者并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及其肝损害的特征。方法 :将 2 0 0 2年 5~ 12月我院收治的 978例登革热患者的肝功能、5例肝组织病理活检及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978例登革热病人在入院时检测肝功能 ,出现ALT升高 70 8例 ,占 72 4% ,AST升高 85 3例 ,占 87 2 % ,肝损害的发生率以AST显著。ALT升高程度在病程第 2周 (8~ 14d)最为显著 ,AST升高程度在两周 (14d)内无明显差异。肝组织活检显示肝细胞大部分胞浆松化及气球样变 ,肝实质未见坏死灶。结论 :Ⅰ型登革热并肝脏损害发生率较高 ,肝组织学呈非特异性病变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8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1999年福州市暴发流行登革热1649例的临床分析
    柳美华
    黄恕英
    潘晨
    [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2, (04) : 132 - 133
  • [2] 登革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方美玉
    赵文忠
    刘建伟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2) : 73 - 75
  • [3] 传染病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季午主编, 1988
  • [4] Liver biochemical tests and dengue fever. Kuo CH, Tai DI, Chang-Chien CS,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