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磷素的去除及途径

被引:37
作者
徐和胜 [1 ]
付融冰 [2 ]
褚衍洋 [3 ]
机构
[1]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3] 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水平潜流湿地; 农村生活污水; 除磷; 植物吸收; 去除途径;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5.020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构建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的磷素,考察了湿地除磷效果以及地上植物吸磷量。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磷素的去除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停留时间大于5.3 d时,芦苇湿地除磷效率可以高于88%。湿地进水TP负荷与磷去除速率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1)。湿地植物在11月份收割时,地上生物量为1.65 kg.m-2,芦苇地上部分吸收磷量为3.68 g.m-2.a-1。分析了湿地除磷途径,在试验条件下,湿地填料的吸附和沉淀等作用是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途径,植物吸收仅占湿地总磷去除量的9.1%,但是湿地水生植物是人工湿地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影响湿地的其他条件间接影响湿地除磷效果。试验证明,人工湿地是适用于农村地区的优良的污水处理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1372 / 137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状况与净化效果相关分析 [J].
付融冰 ;
杨海真 ;
顾国维 ;
张政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6) :46-51
[2]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微生物与净化效果的季节变化 [J].
梁威 ;
吴振斌 ;
詹发萃 ;
邓家齐 .
湖泊科学, 2004, (04) :312-317
[3]  
强化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及作用机理研究.[D].付融冰.同济大学.200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