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辨析与启示

被引:14
作者
汤晔峥
机构
[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城市文化遗产; 发展特征; 保护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营造学社"伊始的中国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后发外生"的基本特征,并形成了文化主导和制度主导的两种路径类型。两者在多个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是具有历时性关系、而无共时性价值的两种形态。但从实效的视角分析两者深层思想逻辑的差异后发现,文化主导路径的思想逻辑具有"内生性"、"前瞻性"的特征,其保护思路值得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 [J].
孙立平 .
中国社会科学, 1991, (02) :213-223
[2]  
中国文化遗产事业法规文件汇编[M]. 文物出版社 , 国家文物局, 2009
[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王景慧等编著, 1999
[4]  
梁思成文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梁思成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