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21日武汉暴雨小尺度动力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15
作者
雷恒池
王宏
胡朝霞
肖辉
黄美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武汉; 暴雨; 动力结构;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三维完全弹性积云数值模式,模拟了1998年7月21日武汉暴雨期间强降水积云的发生、发展过程。着重分析了积云动力学特征以及近地层散度场、水汽通量等对积云降水的发展、维持的贡献。结果表明,特殊的温、湿层结配置是这次强降水对流云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近地层高温、高湿气体源源不断地向云体输送,是强降水积云长时间维持的能量来源。合适的上下层风切变,特别是近地层逆向云体风速的存在,使得云体移动前方下层高温、高湿气体向云内输送,云后部伴随降雨而出现的干冷出流迅速流出,上层高空急流的存在,为积云顶部出流在更大范围扩散提供了条件。散度场、水汽通量场的分布及演变,也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47 / 66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1998年“二度梅”期间突发强暴雨系统的中尺度分析 [J].
贝耐芳 ;
赵思雄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2, (04) :526-540
[2]   1998年夏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黄荣辉 ;
徐予红 ;
王鹏飞 ;
周连童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13-26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改进及其对1998年全国汛期旱涝形势的预测 [J].
林朝晖 ;
李旭 ;
赵彦 ;
周广庆 ;
王会军 ;
袁重光 ;
郭裕福 ;
曾庆存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52-61
[4]   一个可供ENSO预测的海气耦合环流模式及1997/1998ENSO的预测 [J].
周广庆 ;
李旭 ;
曾庆存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62-70
[5]   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气候背景和大尺度环流条件 [J].
陶诗言 ;
张庆云 ;
张顺利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3-12
[6]   1998年7月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期间暴雨特征的分析研究 [J].
赵思雄 ;
孙建华 ;
陈红 ;
张凤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81-94
[7]   1998年中国特大洪涝灾害的天气气候特点、成因分析及气象预报服务 [J].
颜宏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36-47
[8]   年代际气候变化与1998年长江大水 [J].
陈兴芳 ;
宋文玲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71-80
[9]   199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与环境预测研究中心汛期暴雨短期数值预测 [J].
陈红 ;
孙建华 ;
贝耐芳 ;
王俊 ;
张宝严 ;
杜长萱 ;
蔡则怡 ;
赵思雄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95-102
[10]   天气预报在1998年夏抗洪防灾中的作用——暴雨成灾引起的气象科学问题的思考 [J].
李泽椿 ;
郭进修 ;
董立清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