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强震发生的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被引:4
作者
郑魁香
机构
[1] 高苑技术学院土木系地震与震害预测研究室高雄
关键词
弧形带; 活动构造带; 地震活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台湾中部造山带前缘呈现为一弧形逆冲构造体系 ,每个弧形带分别由多个不同尺度但各自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组成 ,而每一个弧形构造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是典型的褶皱 -逆冲带 ,但同时各个次级弧形构造间却又有自相似特性。在对台湾中部地区弧形逆冲构造体系的空间位置与地震活动间的关系分析基础上 ,归纳出中部弧型逆冲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 ,以台湾东西地震区的构造划分和北部、中部与南部不同的弧陆构造现象 ,描述了台湾地区的近代地震活动 (190 0年以来的 10 0年间 )与现代地震地质构造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1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帕米尔北缘弧形推覆构造带东段的基本特征与现代地震活动
    陈杰
    曲国胜
    胡军
    冯先岳
    [J]. 地震地质, 1997, (04) : 14 - 25
  • [2] 造山带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弧及其预测
    曲国胜
    Joseph
    Canerot
    王宗起
    赵民
    [J]. 地质科学, 1996, (04) : 313 -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