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李立
王骐
张娜
王媛
曾军燕
机构
[1]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管内皮功能; 疗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接诊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48例)和B组(48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两组均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剂量10mg/次·d,B组剂量20mg/次·d,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颈动脉内膜及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血管内皮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B组TC、TG、LDL-C明显低于A组,HDL-C明显比A组高(P<0.05),两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缩小(P<0.05),B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明显小于A组(P<0.05);两组一氧化氮(NO)、血管舒张功能(FMD)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内皮素(ET-1)显著降低(P<0.05),B组NO、FMD明显高于A组(P<0.05),ET-1明显比B组低(P<0.05);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B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使用大剂量(20mg/次·d)的阿托伐他汀钙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供临床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39 / 842+846 +8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hs-CRP及sVCAM-1的影响 [J].
孟辉 ;
王宇平 .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 (07) :1125-1126+1223
[2]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肝功能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J].
梁宇 ;
谈继玉 ;
姜明燕 .
中国药师, 2016, 19 (03) :521-523
[3]   急性脑梗死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其与梗死类型和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J].
胡锦全 ;
李贞艳 ;
刘永丽 ;
刘勇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 21 (12) :1713-1715+1719
[4]   阿托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 [J].
高磊 ;
李卫华 ;
谢强 ;
姜毅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5, 23 (08) :817-820
[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治疗分析 [J].
江波 ;
许士民 ;
张红香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23) :105-107
[6]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急性脑梗死进展发生的关系 [J].
付文亭 ;
李清 ;
邵长娟 ;
徐思振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 (10) :1061-1064
[7]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J].
张全新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 (08) :843-845
[8]   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J].
申丽红 ;
梁小乐 ;
高旭光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 (03) :237-239
[10]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中文版多中心测评研究——附537例缺血中风多中心多时点临床测评研究 [J].
蔡业峰 ;
贾真 ;
张新春 ;
招远祺 ;
王立新 ;
郭建文 ;
欧爱华 ;
梁伟雄 ;
裴建 ;
黄燕 ;
黄培新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07) :49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