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岩溶特征:古大陆环境下层控型早成岩期岩溶实例

被引:42
作者
肖笛 [1 ,2 ]
谭秀成 [1 ,3 ]
郗爱华 [2 ]
刘宏 [2 ,3 ]
山述娇 [4 ]
夏吉文 [5 ]
程遥 [1 ,2 ]
连承波 [1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3] 中国石油碳酸盐岩重点实验室沉积-成藏研究室西南石油大学
[4]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关键词
岩溶; 层控型; 颗粒滩相控; 二叠系;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钻井、录井、岩心、薄片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的岩溶特征,并分析讨论其机理与模式。茅口组为开阔海台地沉积,以发育高能滩相颗粒灰岩与非滩相低能泥晶灰岩的不等厚互层为特征。岩溶主要发育在茅口组上部,表现为大量溶蚀缝洞发育,且多被离解的碳酸盐岩碎屑、方解石晶粒、碳质泥屑等不同来源的物质混合充填,但缺乏典型的岩溶角砾。茅口组岩溶属于大陆环境下早成岩期岩溶类型,一个显著特征是岩性与岩相对溶蚀-充填作用的控制:非滩相泥晶岩类岩性致密,岩溶欠发育;高能滩相颗粒岩类岩溶发育良好,并可以识别出基岩带、半离解带和混合充填带3种溶蚀-充填带。根据上述特征,认为泥晶灰岩致密层与颗粒灰岩高渗层在纵向上的多旋回叠置,以及先期的孔渗系统和断裂裂缝体系为岩溶水提供输导体系,导致形成了同期多层的颗粒滩相控岩溶系统,并在岩溶台地和斜坡岩溶型储集层皆较发育。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为相关研究提供补充与参考,还对研究区茅口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57 / 47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肖笛 ;
谭秀成 ;
山述娇 ;
陈韵骐 ;
夏吉文 ;
杨坚 ;
周涛 ;
程遥 .
地质学报, 2014, 88 (10) :1992-2002
[2]  
Mega-shoaling in carbonate platform of the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Sichuan Basin, Southwest China[J]. TAN XiuCheng,LI Ling,LIU Hong,CAO Jian,WU XiaoQing,ZHOU SuYan,SHI XueWen.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4(03)
[3]   风化壳古岩溶垂向分带与储集层评价预测——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区马家沟组马五—马五亚段为例 [J].
何江 ;
方少仙 ;
侯方浩 ;
阎荣辉 ;
赵忠军 ;
姚坚 ;
唐秀军 ;
吴国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5) :534-542
[4]   四川盆地茅口组风化壳岩溶古地貌及勘探选区 [J].
江青春 ;
胡素云 ;
汪泽成 ;
池英柳 ;
杨雨 ;
鲁卫华 ;
王海真 ;
李秋芬 .
石油学报, 2012, 33 (06) :949-960
[5]   塔北哈拉哈塘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及主要岩溶期次 [J].
张学丰 ;
李明 ;
陈志勇 ;
姜华 ;
唐俊伟 ;
刘波 ;
高计县 ;
赫云兰 .
岩石学报, 2012, 28 (03) :815-826
[6]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特征与储集层分布 [J].
张兵 ;
郑荣才 ;
王绪本 ;
罗媛 ;
李伟 ;
文华国 ;
胡忠贵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3) :257-267
[7]   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s in Oolitic Shoal Reservoir of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Sichuan Basin,Southwest China:Fundamental for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Retention Diagenesis [J].
谭秀成 ;
刘宏 ;
李凌 ;
罗冰 ;
刘晓光 ;
牟晓慧 ;
聂勇 ;
席文艳 .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1, 22 (01) :101-114
[8]   中国岩溶储集层分类与特征及相关的理论问题 [J].
张宝民 ;
刘静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12-29
[9]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J].
陈景山 ;
李忠 ;
王振宇 ;
谭秀成 ;
李凌 ;
马青 .
沉积学报, 2007, (06) :858-868
[10]   库车坳陷东部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分异成因模式 [J].
谭秀成 ;
李凌 ;
曹剑 ;
王振宇 ;
马青 ;
孙崇浩 ;
周成刚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1) :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