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渡阶层”到“积极公民”——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整合功能研究

被引:12
作者
吴晓林 [1 ,2 ]
赵志鸿 [3 ]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2] 牛津大学
[3] 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关键词
政治整合; 大学生; 过渡阶层; 积极公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大学生是能够影响未来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过渡阶层",正处于政治观和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政治整合,促进他们向积极公民的身份转化,是政治现代化的关键一环。但是,转型社会的诸多负面力量对这一过程施加了种种限制和阻力,大学生的"社会流动遭遇结构性阻塞、价值观遭遇实利主义挑战、政治倾向遭遇网络负面影响"。要发挥对大学生的政治整合功能,单单依靠大学组织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宏观社会-中观高教系统-微观大学单位"的综合改革,才能提高市场对大学生的容纳率、确立社会流动的公平秩序、培育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最终发挥他们对公共生活的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传媒对大学生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 [J].
王正祥 .
青年研究, 2009, (02) :64-74+96
[3]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挑战与对策 [J].
张红薇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29-31
[4]   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J].
胡联合 ;
胡鞍钢 .
政治学研究, 2008, (02) :43-51
[5]   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入党动机分析 [J].
齐卫平 ;
杨帆 ;
陈晓晨 .
思想理论教育, 2007, (03) :66-68+76
[6]   大众化背景下大学使命的重新审视 [J].
张学文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6) :13-20
[7]   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实证研究 [J].
张光 ;
蒋璐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6) :37-42
[8]   社会分层研究与中国社会分层现状 [J].
景跃军 ;
张景荣 .
人口学刊, 1999, (05) :30-33+39
[9]   从身份到契约——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与性质 [J].
朱光磊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998, (01) :35-40
[10]  
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M].世界银行[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