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 条
英买力—牙哈地区碳酸盐岩潜山的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17
作者:
崔海峰
[1
,2
]
滕团余
[2
]
郑多明
[3
]
董雪华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3]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英买力-牙哈地区;
轮南地区;
碳酸盐岩潜山;
储层;
成藏模式;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9.01.010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英买力—牙哈地区碳酸盐岩潜山成藏条件优越,其南北两侧存在满加尔凹陷海相和库车坳陷陆相两套油气源,发育中上奥陶统泥岩和卡普沙良群泥岩两套区域性盖层。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和裂缝,储层发育控制着潜山油气分布,缝洞体的横向展布特征决定着油气成藏模式。与轮南地区潜山储层相比,研究区潜山储层横向非均质性相对更强,溶蚀孔洞级别相对较小,潜山成藏模式更为复杂。英买力—牙哈地区潜山油气藏表现为底水块状特征,缝洞储集体内部不同部位可因"连通管效应"或者油气驱替过程受缝洞系统大小影响,致使潜山油气水界面高低不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