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买力—牙哈地区碳酸盐岩潜山的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17
作者
崔海峰 [1 ,2 ]
滕团余 [2 ]
郑多明 [3 ]
董雪华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3]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英买力-牙哈地区; 轮南地区; 碳酸盐岩潜山; 储层; 成藏模式;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9.01.010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英买力—牙哈地区碳酸盐岩潜山成藏条件优越,其南北两侧存在满加尔凹陷海相和库车坳陷陆相两套油气源,发育中上奥陶统泥岩和卡普沙良群泥岩两套区域性盖层。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和裂缝,储层发育控制着潜山油气分布,缝洞体的横向展布特征决定着油气成藏模式。与轮南地区潜山储层相比,研究区潜山储层横向非均质性相对更强,溶蚀孔洞级别相对较小,潜山成藏模式更为复杂。英买力—牙哈地区潜山油气藏表现为底水块状特征,缝洞储集体内部不同部位可因"连通管效应"或者油气驱替过程受缝洞系统大小影响,致使潜山油气水界面高低不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英买力地区复合潜山的地层分布及意义 [J].
崔海峰 ;
郑多明 ;
张年春 ;
滕团余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05) :1514-1519
[2]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地层水赋存分布 [J].
朱蓉 ;
楼章华 ;
云露 ;
李梅 ;
金爱民 ;
张慧婷 .
地质科学, 2008, (02) :228-237
[3]   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油水空间分布规律探索 [J].
汤长安 .
科技信息, 2007, (21) :54-55
[4]   轮南古隆起奥陶系潜山油气成藏机理 [J].
何君 ;
韩剑发 ;
潘文庆 .
石油学报, 2007, (02) :44-48
[5]   轮南古隆起控油理论及其潜山准层状油气藏勘探 [J].
韩剑发 ;
王招明 ;
潘文庆 ;
赵孟军 ;
顾乔元 ;
秦胜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48-453
[6]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五 塔中奥陶系大型凝析气田的勘探和发现 [J].
周新源 ;
王招明 ;
杨海军 ;
王清华 ;
邬光辉 .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01) :45-51
[7]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J].
马永生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学报, 2005, (06) :858-865
[8]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水离子组合及参数的平面分布与油气运移 [J].
钱一雄 ;
蔡立国 ;
顾忆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82-87
[9]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 [J].
金之钧 .
地学前缘, 2005, (03) :15-22
[10]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二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的发现与勘探 [J].
何自新 ;
郑聪斌 ;
王彩丽 ;
黄道军 .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02)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