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粳稻超高产群体的冠层结构特点研究

被引:14
作者
陈进红
张国平
郭恒德
毛国娟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浙江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浙江省桐乡市农林局,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杭州,杭州,桐乡,杭州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超高产; 冠层结构;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204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了杂交粳稻超高产群体的苗穗粒结构及干物重在冠层不同层次、不同器官的分布 ,叶面积配置及光强分布等冠层结构特点 .结果表明 ,杂交粳稻超高产群体冠层总干物重及 4 0cm以下、4 0~ 6 0cm、6 0~ 80cm和 80cm以上 4个层次的干物重分别比常规粳稻高 32 .2 9%及 2 9.12 %、13.95 %、16 .4 5 %和10 0 .17% .杂交粳稻叶片 (同化器官 )与穗 (库器官 )干重分别占总干物重的 2 4 .8%与 12 .8% ,高于常规稻 ;而叶鞘与茎 (贮藏器官 )的干重分别占总干物重的 33.6 %和 2 8.9% ,低于常规粳稻 .杂交粳稻超高产群体冠层叶面积配置比较合理 ,齐穗期 4 0cm以上冠层LAI达 5 .4 4 .冠层光强上下分布比较均匀 ,6 0cm以下冠层光强比常规稻高 13.1%~ 37.0 % ,而 6 0cm以上冠层光强比常规稻低 5 .9%~ 12 .2 % ;2 0cm、2 0~ 4 0cm、4 0~ 6 0cm和 6 0~ 80cm各层消光系数分别比常规粳稻低 35 .1%、13.5 %、2 9.1%和 17.2 % .
引用
收藏
页码:913 / 9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棉花群体结构与棉田光量子传递特性关系的研究 [J].
潘学标 ;
王延琴 ;
崔秀稳 ;
邓绍华 .
作物学报, 2000, (03) :333-340
[2]   水稻灌浆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氮素调控的研究 [J].
冯惟珠 ;
苏祖芳 ;
杜永林 ;
周培南 ;
季春梅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1) :27-33
[3]   黄淮海平原高产田作物群体结构特征 [J].
董振国 ;
刘瑞文 .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03) :240-246
[4]   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J].
杨建昌 ;
朱庆森 ;
曹显祖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 (04)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