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三五”碳排放路径预测:结构与趋势

被引:4
作者
汤维祺
鲁政委
机构
[1]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碳排放; LMDI; 非工业部门; 十三五;
D O I
10.19511/j.cnki.jee.2017.03.004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我国实现了大幅度的节能减排,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工业部门低成本减排空间日渐萎缩,进一步大幅减排的难度和成本逐步高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及收入的增长使建筑、交通以及生活等非工业部门碳排放占比不断提升,而这有望成为未来我国进一步推进减排的重要领域。本文借助LMDI法,对我国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验证了工业能效的提升存在收敛较快的特征,难以长期持续地推动碳减排。进一步以LMDI分析框架为基础,从各推动因素出发逆推我国碳排放的总量与结构,结果也表明生活、交通以及服务业能耗将在"十三五"期间提供最主要的减排动力。因此,加快推动交通能效的提升、降低交通能耗,推广绿色低碳的交通出行模式,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 [J].
陈诗一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24-143
[2]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J].
张友国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120-133
[3]   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J].
王锋 ;
吴丽华 ;
杨超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123-136
[4]   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2排放 [J].
李小平 ;
卢现祥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5-26
[5]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 [J].
宋德勇 ;
卢忠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3) :18-24
[6]  
中国能源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魏一鸣等著, 2008
[7]  
LMDI decomposition approach: A guide for implementation[J] . B.W. Ang.Energy Policy . 2015
[8]   Problems estimating the carbon Kuznets curve [J].
Itkonen, Juha V. A. .
ENERGY, 2012, 39 (01) :274-280
[9]  
Changes in carbon intensity in China: Empirical findings from 1980–2003[J] . Ying Fan,Lan-Cui Liu,Gang Wu,Hsien-Tang Tsai,Yi-Ming Wei.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6 (3)
[10]  
Dynamics of energy-related CO 2 emissions in China during 1980 to 2002: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nergy supply-side and demand-side effects[J] . Libo Wu,Shinji Kaneko,Shunji Matsuoka.Energy Policy . 200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