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关岩溶槽谷地下水水源地固有脆弱性评价

被引:6
作者
张强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青木关; 岩溶水源地; 脆弱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基于保护岩溶含水层从而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地下水提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我国西南岩溶区大多数地区缺少应有的地下水保护带,地下水比较容易受到污染。通过采用改进的斯洛文尼亚模式,考虑四个因子:覆盖层(O)、径流特征(C)、降雨条件(P)、岩溶发育程度(K),对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地下水水源地的固有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流域范围内12.6%为高脆弱性地区;43%为中等脆弱性;44.4%为低脆弱性区域。消水洞及周边100m和消水河及其两边10m,以及岩溶管道发育地区为高脆弱性区。大部分岩溶区为中等脆弱性区。砂岩地区为低脆弱性地区。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该评价结果为各级决策部门合理规划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简单明了的科学依据。该方法对于川东岩溶槽谷地区脆弱性评价有推广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二元法”及其在重庆金佛山的应用 [J].
章程 ;
蒋勇军 ;
Michle Lettingue ;
王松 .
中国岩溶, 2007, (04) :334-340
[2]   Germany. [J].
Orlow, D .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2005, 38 (04) :648-651
[3]   Main concepts of the "European approach" to karst-groundwater-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and mapping [J].
Daly, D ;
Dassargues, A ;
Drew, D ;
Dunne, S ;
Goldscheider, N ;
Neale, S ;
Popescu, IC ;
Zwahlen, F .
HYDROGEOLOGY JOURNAL, 2002, 10 (02) :34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