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两省产业竞争力模式比较及其竞争路径研究

被引:12
作者
孙东琪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江苏; 山东; 产业竞争力模式; 竞争路径; 主成分分析; 区位商;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2.01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采用主成分分析、区位商等数学方法,对苏鲁两省产业竞争力模式类型、模式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借助SPSS17.0软件,对2011—2020年苏鲁产业竞争力模式结构一级要素竞争力进行了一元回归预测,分析了苏鲁产业竞争力模式结构的发展变化状况。研究表明:①全国31个省、市、区产业竞争力模式可分为5个等级、8个类型,苏鲁两省均属于强势产业竞争力模式,其模式为F=B3+B4+B5+B6。②苏鲁产业竞争力的模式类型及其结构具有雷同性。③6个一级要素竞争力均成上升状态,但是其产业结构竞争力和工业竞争力,江苏总体低于山东;农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两省基本达到持平;服务业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江苏依旧高于山东。以此为基础,从产业竞争力模式结构中的6个一级要素竞争力出发,探讨了苏鲁两省产业竞争路径,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我国省区产业竞争力及其模式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M].李建平; 李闽榕; 高燕京;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中国核心竞争力问题报告.[M].林善浪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  
竞争优势.[M].(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5,
[4]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M].樊杰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  
挑战WTO——中国产业竞争力再造.[M].张文忠;杨荫凯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6]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产业竞争力.[M].陆立军等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7]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许庆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基于SWOT分析法的湖北省油茶产业竞争力研究 [J].
王锐 ;
陈倬 .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11, 30 (02) :94-98
[9]   现代西方产业集聚理论探析 [J].
尹松平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03) :88-91
[10]   东北三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J].
方毅 ;
林秀梅 ;
徐光瑞 .
软科学, 2010, 24 (03)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