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啮齿动物

被引:15
作者
詹绍琛
郑智民
机构
[1]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自然疫源室
[2]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自然疫源室 厦门市卫生防疫站
关键词
啮齿动物; 鼠类; 隐纹花松鼠; 福建;
D O I
10.13859/j.cjz.1978.03.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关于福建省啮齿动物的报道,最早见于地方的志书中,《福建通志》记有“(鼠吉)(鼠令)鼠似兔而小,尾多毳毛,善缘藤萝而走,取其须以为笔,……”。近代的调查有伍长耀(1934)关于厦门地区鼠类的调查记录;杨永年(1936)对龙岩地区的家鼠作了一些记述;郑作新(1947)在《邵武脊椎动物志》中记载了8科12属16种(包括兔形目);杨新史(1951)编著的《家鼠及其防治》和《鼠耳蚤》(1955)的报道中也都涉及到一些啮齿动物种类的记述。解放前,国外来闽调查的人,曾报道了啮齿动物(包括现在的兔形目)25种,分隶于8科14属。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曾进行了大规模的鼠类调查工作,发现了一些在我省的新纪录和新分布区。如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nosus)、低泡鼯鼠(Petinomyselectilts)、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板齿鼠(Bandicotaindica)、大足鼠(Rattus nttidus)、小林姬鼠(Apodemussylvaticus)等。对啮齿动物的生活习性、王敦清等有过一些报道。林华英、洪震藩分别记述了福建啮齿动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0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