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湖耕地利用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被引:9
作者
仇恒佳
卞新民
张卫建
胡大伟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耕地利用变化; 驱动机制; 可持续利用; 环太湖;
D O I
10.13758/j.cnki.tr.2006.04.007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环太湖苏州市吴中区为样区,利用统计资料、遥感数据和典型调查数据,结合RS和GIS技术,分析18年来耕地利用变化特点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年递减率为1.6%,表现出以水域和各类非农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为突出特点的区域土地动态变化特征;耕地数量变化与区位和地形有关;种植业对耕地利用强度出现波动下降趋势,作物生产由粮食作物生产为主转化为粮食与经济作物生产并重;其变化机制主要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结构调整和政策因素驱动。最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90 / 3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武汉市耕地资源非农化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蔡银莺 ;
张安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6) :117-121
[2]   闽台耕地数量变化及驱动力因子的比较研究 [J].
韦素琼 ;
陈健飞 .
土壤, 2004, (05) :506-515
[3]   现阶段我国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分析 [J].
李辉霞 ;
陈国阶 ;
何晓蓉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3) :98-101
[4]   太湖流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 [J].
许刚 ;
朱振国 ;
解晓南 .
湖泊科学, 2004, (02) :149-156
[5]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人文驱动因子模拟分析 [J].
甘红 ;
刘彦随 ;
王大伟 .
资源科学, 2004, (02) :88-93
[6]   江苏省耕地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数理探讨 [J].
周炳中 ;
赵其国 ;
杨浩 .
土壤学报, 2003, (05) :665-671
[7]   耕地资源价值探讨 [J].
俞奉庆 ;
蔡运龙 .
中国土地科学, 2003, (03) :3-9
[8]   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兼论苏州市吴中区的农业发展—— [J].
佘之祥 ;
马毅杰 .
土壤, 2002, (04) :173-178+190
[9]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洪涝灾害响应 [J].
高俊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150-156
[10]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J].
杨桂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