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3
作者
罗志军 [1 ]
陈美球 [1 ]
蔡海生 [1 ]
周克昊 [1 ]
李芳 [1 ]
朱再昱 [2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
耕地; 利用效益; 空间差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09.11.01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301 [土地经济学];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区域协调发展和江西崛起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首先建立了耕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差异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益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森林覆盖率、人均粮食产量、土地生产力等6项指标是决定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6+186 +1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确定研究 [J].
陈美球 ;
黄宏胜 ;
刘滨 ;
蔡海生 ;
朱再昱 ;
罗志军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5) :933-937
[3]   山东省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差异 [J].
庞英 ;
张绍江 ;
陈志刚 .
经济地理, 2006, (06) :1037-1041+1046
[4]   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农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陈卫平 ;
赵彦云 .
管理世界, 2005, (03) :85-93
[5]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J].
王芬 ;
吴建军 ;
卢剑波 ;
韩明春 ;
姜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4) :453-458
[6]   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J].
傅泽强 ;
蔡运龙 ;
杨友孝 ;
戴尔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4) :313-319
[7]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J].
陈百明 ;
张凤荣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197-203
[8]   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J].
石玉林 ;
封志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4) :2-7
[9]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J].
傅伯杰 ;
陈利顶 ;
马诚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17+19+21+18+20+22-23
[10]  
江西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曹青云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