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状况的波动特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被引:29
作者
邓创 [1 ]
滕立威 [2 ]
徐曼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2]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3] 吉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金融状况指数; 通货膨胀; 经济波动; TVP-VAR模型;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16.03.002
中图分类号
F224.0 [数量经济学]; F832.5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9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了中国的动态金融状况指数,并以此考察了中国金融状况的波动特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分析表明,中国金融状况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规律和缓慢扩张快速收缩的非对称性特征,且分别领先于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11个月和5个月左右;金融状况变动对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的冲击影响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金融状况好转对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的促进作用要比金融状况恶化对二者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近年来,中国金融状况处于松紧适度的良性区间,因而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契机。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流动性、资产价格波动的隐含信息和货币政策选择——基于中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分析 [J].
陈继勇 ;
袁威 ;
肖卫国 .
经济研究, 2013, 48 (11) :43-55
[2]   我国金融状况指数构建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启示——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的研究 [J].
余辉 ;
余剑 .
金融研究, 2013, (04) :85-98
[3]   危机以来的货币政策 [J].
本·伯南克 ;
钟帅 .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01) :56-63
[4]   金融形势指数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中国的实证检验 [J].
卞志村 ;
孙慧智 ;
曹媛媛 .
金融研究, 2012, (08) :44-55
[5]   货币政策的指示器——FCI的实证检验和比较 [J].
郭晔 ;
杨娇 .
金融研究, 2012, (08) :16-28
[6]   我国潜在产出、自然利率与均衡汇率的联合估计及其应用 [J].
邓创 ;
吴泰岳 ;
石柱鲜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2, 31 (03) :398-408
[7]   基于金融形势指数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非线性的实证研究 [J].
刁节文 ;
章虎 .
金融研究, 2012, (04) :32-44
[8]   中国金融条件指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J].
王维国 ;
王霄凌 ;
关大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12) :115-131
[9]   金融状况指数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J].
王雪峰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31 (11) :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