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罪态度”在量刑情节中的定位

被引:6
作者
喻福东
机构
[1] 湖南理工学院
关键词
认罪态度; 酌定量刑情节; 法定量刑情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2 [刑罚的种类];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传统刑法和司法实践将"认罪态度"定位于酌定量刑情节,由于立法的模糊性和司法人员的认识差异,造成了量刑时空上的不平衡。本文认为,随着"自首"、"立功"和"坦白"的逐步法定化,将"积极退赃"和"赔偿损失"升格为法定量刑情节的条件已经具备。它不仅没有违背罪刑法定原则,而且依赖于刑罚改造理论和人身危险性理论的理论支撑,还有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作为法律基础及外国立法提供的参考和借鉴。因此,应将"积极退赃"和"赔偿损失"升格为法定量刑情节的条件和从宽处罚的具体标准,实现"认罪态度"在量刑情节中法律地位的转变及司法的公平与公正。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悔罪形态初探 [J].
赵长青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6, (01) :9-13
[2]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5,
[3]  
美国刑法.[M].储槐植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量刑情节研究.[M].蒋明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5]  
刑法论丛.[M].高铭暄;赵秉志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
[6]  
刑事司法研究.[M].陈兴良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
[7]  
刑罚通论.[M].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8]  
刑法问题研究.[M].高铭暄著;.法律出版社.1994,
[9]  
中国刑法学.[M].高铭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