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糖异硫氰酸酯的生物利用率及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被引:19
作者
黄建
孙静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关键词
芸苔属; 葡糖异硫氰酸酯; 异硫氰酸酯; 癌症; 生物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1 [营养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十字花科蔬菜具有抗肺癌和消化道癌的作用。葡糖异硫氰酸酯是一大类含硫的糖苷 ,而十字花科蔬菜则是葡糖异硫氰酸酯的食物性来源。在无黑芥子硫苷酸酶作用、未加工和未经咀嚼前 ,葡糖异硫氰酸酯仍然保持完好 ;而在黑芥子硫苷酸酶作用下则释出葡糖及包括异硫氰酸酯在内的其它分解产物。体外实验表明异硫氰酸酯等是Ⅱ相酶的强诱导剂。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异硫氰酸酯还抑制有丝分裂、诱导人类肿瘤细胞凋亡。要了解和阐明这些作用 ,确定葡糖异硫氰酸酯分解产物的吸收、代谢及系统组织供给等途径十分重要。葡糖异硫氰酸酯会在蔬菜的储存过程中增加或减少 ,也可在加工过程中分解或浸出 ,或因加热黑芥子硫苷酸酶失活而得到保护。葡糖异硫氰酸酯在小肠中经植物黑芥子硫苷酸酶或在结肠中经细菌黑芥子硫苷酸酶作用而分解。异硫氰酸酯可被小肠和结肠吸收 ,人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后两三小时可从尿中检出异硫氰酸酯的代谢物。要阐述流行病学资料数据和开发利用十字花科蔬菜的保健作用 ,则需要深入研究葡糖异硫氰酸酯的化学和代谢以及在整个食物链中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vanPoppelG ,etal. AdvExpMedBiol . 1999
  • [2] JohnsonIT. IntJVitamNutrRes . 2002
  • [3] VerhoevenDT ,etal. CancerEpidemiolBiomarkersPrev . 1996
  • [4] LondonSJ. The Lancet . 2000
  • [5] HechtS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 1999
  • [6] GetahunSM. CancerEpidemiolBiomarkersPrev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