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20
作者
周晓静
高抒
贾建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物源示踪模型; 天然示踪物; 粘土矿物; 长江物源; 东海内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 [海洋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选择物质来源相对单一、区域较广的浙江沿岸东海内陆架区 ,以 4种主要粘土矿物(伊利石、蒙皂石、高岭石、绿泥石 )为研究对象 ,以探讨长江粘土矿物作为示踪标记的稳定性问题。研究区 5组沉积物样品中粘土矿物的X射线衍射实验及含量分析结果表明 ,伊利石、蒙皂石和高岭石的相对含量较稳定 ,具有作为长江物源示踪标记的价值 ,而各区域的绿泥石含量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统计相似性。现有资料还不能完全解释长江口及邻近东海内陆架区内粘土矿物组合的相对稳定状态 ,今后应对絮凝作用、沉积分异作用、海底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等因素的效应做进一步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83 / 6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粘性泥沙的数量与输移 [J].
林承坤 .
地理学报, 1992, (02) :108-118
[2]   黄河、长江、珠江沉积物中粘土的矿物组合、化学特征及其与物源区气候环境的关系 [J].
杨作升 .
海洋与湖沼, 1988, (04) :336-346
[3]   东海陆架区全新世地层中粘土矿物 [J].
朱凤冠 .
东海海洋, 1985, (04) :32-43
[4]   东海陆架坡折地形和沉积作用过程 [J].
谢钦春 ;
叶银灿 ;
陆炳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4, (01) :61-71
[5]   长江入海泥沙的扩散 [J].
蔡爱智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2, (01) :78-88
[6]  
东海海洋地质[M]. 海洋出版社 , 金翔龙主编, 1992
[7]  
现代海洋沉积矿物及其X射线衍射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俞旭,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