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风水两相侵蚀产沙过程
被引:59
作者
:
许炯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许炯心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来源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2000年
/ 05期
关键词
:
风水两相侵蚀产沙过程;
高含沙水流;
黄河中游;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12.1 [风化作用];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以黄河中游各支流的资料为基础, 提出了风水两相侵蚀产沙的概念, 并建立了风水两相侵蚀产沙模式, 从而为这一地区强烈的侵蚀产沙过程提出了新的解释. 风力作用与水力作用在时间上是相异的, 前者为高含沙水流搬运作用准备了大量粗颗粒泥沙, 存贮在坡面、沟道和河道中; 后者则形成了富含细颗粒的暴雨径流, 为粗颗粒泥沙的搬运提供了动力条件. 由此形成了高含沙水流, 导致了这一地区高强度的侵蚀产沙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40 / 5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流域侵蚀产沙的地带性特征
许炯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
许炯心
[J].
科学通报,
1994,
(11)
: 1019
-
1022
[2]
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及汇流过程
王兴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王兴奎
钱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钱宁
胡维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胡维德
[J].
水利学报,
1982,
(07)
: 26
-
35
[3]
粒径分布和细颗粒含量对两相管流水力特性的影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继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钱宁
[J].
泥沙研究,
1982,
(01)
: 24
-
38
[4]
黄河泥沙与环境.[M].景可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5]
黄土高原地区北部风沙区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M].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科学出版社.1991,
[6]
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M].陈永宗等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
1
→
共 6 条
[1]
我国流域侵蚀产沙的地带性特征
许炯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
许炯心
[J].
科学通报,
1994,
(11)
: 1019
-
1022
[2]
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及汇流过程
王兴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王兴奎
钱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钱宁
胡维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胡维德
[J].
水利学报,
1982,
(07)
: 26
-
35
[3]
粒径分布和细颗粒含量对两相管流水力特性的影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继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钱宁
[J].
泥沙研究,
1982,
(01)
: 24
-
38
[4]
黄河泥沙与环境.[M].景可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5]
黄土高原地区北部风沙区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M].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科学出版社.1991,
[6]
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M].陈永宗等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