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不同坡度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以重庆开县为例

被引:4
作者
邵怀勇 [1 ]
仙巍 [2 ]
杨武年 [1 ]
周万村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遥感与GIS研究所
[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3]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DEM与GRID; 三峡库区; 坡度带; 土地利用;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05.150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DEM和GRID模型研究了重庆开县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坡度带的土地利用格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随坡度变化的空间分布以及不同坡度带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耕地在各坡度带上的主导地位逐渐减弱,林地和草地的地位逐渐增强,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针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现状,提出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规划的优化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113 / 21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三峡库区土地自然坡度和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J].
周万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1) :15-21
[2]   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分析 [J].
史培军 ;
潘耀忠 ;
陈晋 ;
王平 ;
周武光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293-299
[3]  
计量地理学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超等 编译,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