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镉对鮸鱼幼鱼鳃丝Na+-K+-ATPase和肝脏SOD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柳敏海
罗海忠
陈波
彭志兰
傅荣兵
机构
[1] 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环境毒理学; 鮸鱼; Cu2+; Cd2+; Na+-K+-ATPase; SO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3.225 [鱼类、水产];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以鮸鱼(Miichthysmiiuy)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Cu2+和Cd2+对鮸鱼幼鱼鳃丝Na+-K+-ATPase和肝脏SOD酶活性的影响。以6个Cu2+浓度(0.01mg/L、0.05mg/L、0.1mg/L、0.2mg/L、0.4mg/L和0.8mg/L)和6个Cd2+浓度(0.005mg/L、0.025mg/L、0.05mg/L、0.1mg/L、0.2mg/L、0.4mg/L)对鮸鱼幼鱼进行8d染毒。结果表明,Cu2+和Cd2+各处理组鱼鳃丝Na+-K+-ATPase活力随取样时间的变化显著(P<0.05),且呈峰值变化,在1d时达到最大值,然后缓慢下降,最后各处理组酶活力趋于稳定。两种重金属离子对鮸鱼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在同一取样时间各处理组间的差异也显著(P<0.05),其影响程度与重金属的浓度呈负相关,且Cd2+浓度为0.4mg/L时,在第8天酶活力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Cu2+和Cd2+在1~8d对鮸鱼鳃丝Na+-K+-ATPase活力的诱导率表现为Cu2+>Cd2+。低浓度组Cu2+和Cd2+曝露时,鮸鱼肝组织中SOD活性变化在短时间内不明显(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SOD活性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导致"毒物兴奋效应"。高浓度Cu2+和Cd2+曝露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强,肝组织SOD的活力抑制越明显(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五种重金属对早繁鮸鱼胚胎和仔鱼的毒性效应 [J].
柳敏海 ;
陈波 ;
罗海忠 ;
傅荣兵 .
海洋渔业, 2007, (01) :57-62
[2]   鮸鱼亲鱼培育及其人工繁殖的研究 [J].
李明云 ;
郑忠明 ;
竺俊全 ;
徐万土 ;
邬勇 ;
黄福勇 ;
张祖兴 ;
刘伟成 .
水产科学, 2005, (09) :32-34
[3]   铜、锌对褐牙鲆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J].
苗晶晶 ;
潘鲁青 ;
刘志 .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03) :340-343
[4]   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鳃丝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J].
任加云 ;
潘鲁青 ;
姜令绪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4) :291-295
[5]   一种SOD测活方法的改进 [J].
许申鸿 ;
杭瑚 .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53-55
[6]  
Branchial and antennal Na~+/K~+-dependent ATPase and carbonie anhydrase activity during salinity acclimation of the euryhaline crayfish Pacifastacus leniuscndus .2 Whealty M G,Hentry R P. J Exp Biol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