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及对内脏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王洪 [1 ]
汪红兵 [2 ]
邓晋妹 [2 ]
李享 [2 ]
梁燕 [3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医务处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物理诊断科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气滞; 水负荷试验; 内脏敏感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评价健脾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对照方法,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最后纳入疗效统计78例,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分别给予健脾理气方和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水负荷试验指标进行评价。结果:①中医证候总体疗效评价:试验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2.5%,明显优于治疗前(P<0.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组对缓解胃脘或脘腹胀满、胃脘疼痛、嗳气、呃逆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③内脏敏感性评价: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阈值饮水量、饱足饮水量、饱足近端胃容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水负荷试验各指标两组比较,治疗后在阈值饮水量、饱足饮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气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有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内脏敏感性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21 / 13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J].张声生;李乾构;汪红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 05
[2]   基于“寒、热、虚、实”二次辨证的56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分布特点研究 [J].
张声生 ;
陈贞 ;
许文君 ;
汪红兵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 (09) :833-835
[3]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机械感觉过敏 [J].
朱良如 ;
谢小平 ;
侯晓华 .
胃肠病学, 2006, (01) :30-33
[4]   水负荷试验联合B超在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近端胃功能障碍中的地位 [J].
邵池 ;
赵宏 ;
柯美云 ;
王智凤 .
中华消化杂志, 2005, (01) :26-29
[5]  
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M].李乾构; 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6]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郑筱萸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