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检测油包裹体的新方法——颗粒包裹烃定量荧光分析技术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33
作者
李素梅 [1 ]
庞雄奇 [1 ]
刘可禹 [2 ]
付秀丽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CSIRO Petroleum,POBox ,Bentley WA ,
关键词
包裹体; QGF-E; QGF; 荧光分析; 碎屑岩储层; 海拉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海拉尔盆地18个以砂岩为主的储集岩样品进行储层颗粒吸附烃和非烃定量荧光(QGF-E,Quantitative Grain Flu-orescence on Extract)、颗粒包裹烃定量荧光(QGF,Quantitative Grain Fluorescence)分析,用于储层含油气性分析与包裹体鉴定。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且精确度高。QGF-E结果反映分析样品所在的储层多数曾经有油气经过,是油气运移通道和/或是古/今储层;QGF的测试确认分析样品多数未能形成包裹体,可能反映该区储层不利于形成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碎屑岩储层的定量荧光分析是快速识别油层、干层与油气运移通道,鉴定储层油包裹体及进行油气化学成分分析的有效途径,是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86 / 3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期分析 [J].
张枝焕 ;
曾艳涛 ;
张学军 ;
袁东山 ;
徐兴友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1) :54-58
[2]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油气运移期次及成藏 [J].
张忠民 ;
周瑾 ;
邬兴威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1) :30-33+37
[3]   油气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 [J].
秦建中 ;
钱志浩 ;
曹寅 ;
张美珍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99-108
[4]   三维荧光光谱的油气指示意义 [J].
陈银节 ;
缪九军 ;
张宗元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1) :69-72
[5]   定量荧光分析技术在原油性质判别方面的应用探讨——以胜利油区为例 [J].
慈兴华 ;
向巧玲 ;
陈方鸿 ;
史晓梅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1) :100-102
[6]   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及其在石油地球化学勘探中的应用 [J].
雍克岚 .
石油实验地质, 1992, (04) :432-442
[7]   三维荧光法在石油污染鉴别中的应用 [J].
周长征 ;
李秀云 ;
宋延博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8, (04) :117-119
[8]   沉积物中NSO杂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金之钧 ;
黎茂稳 .
地球化学, 2001, (04) :347-352
[9]   芳烃分析在油气化探中的作用和意义 [J].
宋继梅 ;
胡刚 .
物探与化探, 2003, (02) :97-100
[10]   荧光分析法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J].
宋继梅 ;
吴杰颖 ;
王凌峰 .
物探与化探, 2002, (05) :34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