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金融对策

被引:1
作者
姚战琪
机构
[1] 陕西财经学院
关键词
经济货币化; 区域经济; 地方经济; 差距; 贷款比重; 东部地区; 金融机构; 银行; 非国有企业; 财政金融; 金融; 中西部地区; 股份制改造; 证券; 外国资本; 外资; 民营经济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转轨经济中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金融动因(一)改革前传统体制下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成长的非相关性改革前30年我国一直把均衡布局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当时中西部资金积累率很低,但是国家采取了对西部地区强制投入,东部发达地区以税利形式将其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上缴中央财政,由中央财政以财政补贴形式和建设资金的形式将财政总收入中的一部分拨给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低下的经济效率,资金的消化承受能力弱化,不能充分利用资金,以存款的形式积存在银行,在统存统贷的体制下,这部分存款上缴总行,由总行调剂到东部发达地区.由北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造就的行政均衡型区域金融结构保证了国家政府作为主要的投资(储蓄)主体实行产业均衡政策,使得中西部工业增长速度快于东部沿海地区,从而使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差距趋于缩小,趋于某种均衡,但这是以受压抑的金融体制,信用资金缺乏市场化流动为代价的,当时压抑的金融体制根本无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2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