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山柯坪塔格推覆体前缘断裂活动性质及速率

被引:14
作者
宋方敏
闵伟
韩竹军
徐锡伟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柯坪塔格; 褶皱-逆断裂带; 垂直位移; 地壳缩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柯坪塔格推覆体位于天山西南麓,由多排NEE—EW向的褶皱-逆断裂带组成。文中介绍了皮羌—巴楚磷矿以西3排褶皱-逆断裂带前缘断裂的活动性质及速率。新获资料表明,各排褶皱-逆断裂带前缘皆由多条断裂构成,都具典型的逆断层性质。其中最新活动断裂位于褶皱-逆断裂带的最前缘,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全新世。它们切割冲沟T0、T1、T2、T3阶地堆积,形成不同高度的断层陡坎。根据陡坎剖面测量和年龄样品测试,求得T0面形成以来断裂的垂直位移量、位移速率、地壳缩短量和缩短速率分别是0.9~1.1m、0.53~0.65mm/a、1.93~2.56m和1.14~1.52mm/a;T1面形成以来分别是1.4~1.8m、0.36~0.46mm/a、3.00~3.86m和0.77~0.99mm/a;T2面形成以来分别是2.1~3m、0.31~0.45mm/a、4.50~6.98m和0.67~1.04mm/a;T3面形成以来分别是3.4~4.2m、0.28~0.35mm/a、7.29~9.22m和0.61~0.77mm/a。根据T0面形成以来的缩短量和缩短速率,计算柯坪塔格推覆体约1.7ka以来总的地壳缩短量是9.65~12.80m,缩短速率5.68~7.53mm/a。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柯坪塔格断裂西段古地震初步研究 [J].
闵伟 ;
宋方敏 ;
韩竹军 ;
徐锡伟 .
地震地质, 2006, (02) :234-244
[2]   柯坪塔格推覆体的新生代变形与扩展 [J].
宋方敏 ;
闵伟 ;
韩竹军 ;
徐锡伟 .
地震地质, 2006, (02) :224-233
[3]   柯坪塔格推覆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构造演化 [J].
曲国胜 ;
李亦纲 ;
陈杰 ;
宁宝坤 ;
李岩峰 ;
李军 ;
尹军平 .
地学前缘, 2003, (S1) :142-152
[4]   天山及其前陆盆地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 [J].
张培震 .
科学通报, 2003, (24) :2499-2500
[5]   塔里木西北缘北西向古隆起的存在及油气勘探前景 [J].
杨庚 .
新疆地质, 2003, (02) :157-162
[6]   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断裂构造分析 [J].
何文渊 ;
李江海 ;
钱祥麟 ;
郑多明 .
中国地质, 2002, (01) :37-43
[7]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河流阶地变形测量与地壳缩短速率 [J].
沈军 ;
赵瑞斌 ;
李军 ;
D.Burbank ;
K.Share .
科学通报, 2001, (04) :334-338
[8]   天山现今地壳快速缩短与南北地块的相对运动 [J].
王琪 ;
丁国瑜 ;
乔学军 ;
王晓强 ;
游新兆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4) :1543-1547
[9]   喀什坳陷北缘活动断裂与古地震初步研究 [J].
赵瑞斌 ;
李军 ;
沈军 .
地震学报, 2000, (03) :327-331+336
[10]   天山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地球动力学问题 [J].
张培震 ;
邓起东 ;
杨晓平 ;
彭斯震 ;
徐锡伟 ;
冯先岳 .
中国地震, 1996, (02)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