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断裂带晚第四纪运动特征及模式的讨论

被引:44
作者
何宏林 [1 ]
池田安隆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东京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
关键词
活动断层; 逆冲断层; 滑动速率; 安宁河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安宁河断裂带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断层,地方志记载公元1536年曾发生过震级大于7级的破坏性地震.详细的断裂地貌航片解译和野外调查表明,安宁河断裂带除具有主要的左旋走滑断层活动外,还兼有重要的逆冲运动分量.根据冲沟和阶地面的位错量及其热释光测年结果估计,该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平均左旋走滑速率为3~7mm/a.根据滑移方向与断层走向的关系,推测跨安宁河断裂带东西向由于逆冲断层运动造成的挤压缩短速率约为1.7~4.0mm/a;简单分解鲜水河断裂带上的滑动速率,估计分配在大凉山断裂带上的滑动速率与安宁河断裂带上的大致相当,约为3~7mm/a.此外,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并结合最近青藏高原构造动力学研究的新认识,建立了安宁河断裂带的动力学模型,认为安宁河断裂带是一条逆冲走滑断裂带.其下盘(西盘)主动向南东方向下插,造成了上盘(东盘)向北西方向的上冲运动.
引用
收藏
页码:537 / 548+560 +56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川滇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及动力学意义 [J].
崔效锋 ;
谢富仁 ;
张红艳 .
地震学报, 2006, (05) :451-461
[2]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作用的地块运动和连续变形耦合模型 [J].
张培震 ;
甘卫军 ;
沈正康 ;
王敏 .
地质学报, 2005, (06) :748-756+875
[3]   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磨西-冕宁段的滑动速率与强震位错 [J].
周荣军 ;
何玉林 ;
杨涛 ;
何强 ;
黎小刚 .
中国地震, 2001, (03) :25-34
[4]   四川则木河断裂带微断层地貌的地形测量和走滑速率的估算(英文) [J].
何宏林 ;
宋方敏 ;
李传友 .
地震地质, 1999, (04) :361-369
[5]   晚第四纪安宁河活断裂分段的基本特征 [J].
裴锡瑜 ;
王新民 ;
张成贵 .
四川地震, 1998, (04) :52-61
[6]   小江西支断裂的滑动速率与强震重复周期 [J].
陈睿 ;
李玶 .
地震地质, 1988, (02) :1-13
[7]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
[8]  
小江活动断裂带.[M].宋方敏等著;.地震出版社.1998,
[9]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M].李?主编;.地震出版社.1993,
[10]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许志琴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