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栖境生态系统稳定性

被引:2
作者
周伟
刘钊
邓忠坚
机构
[1]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觅食地; 植物群落; 常绿阔叶林; 生态系统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境适宜性评价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觅食生境的生态系统稳定性。结果显示:大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可划分为极稳定、稳定、较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等5类区域。黑颈长尾雉的潜在和实际觅食生境主要分布于生态系统极稳定、稳定和较稳定的东坡,在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的区域分布较少。这种分布格局降低了由于环境波动导致其适合度下降的生态风险。潜在和实际觅食生境在生态系统不稳定区域的比例存在差异,实际觅食生境面积依稳定性程度降低而明显降低;人为干扰降低了局部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黑颈长尾雉对潜在生境的利用并压缩了实际觅食生境的面积。生态系统稳定性参评因子的评价标准仅反映因素本身的稳定性属性,不反映黑颈长尾雉的生境需求,黑颈长尾雉对栖境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偏好是被动适应环境的结果。黑颈长尾雉觅食生境的植物多样性高,这能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以满足其生存需求,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区域内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形成与维持。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藏高原生态安全.[M].钟祥浩等; 著.科学出版社.2008,
[2]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汤国安;杨昕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
[3]  
云南滑坡泥石流研究.[M].唐川;朱静等著;.商务印书馆.2003,
[4]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黑颈长尾雉春季觅食地植物群落特征与选择 [J].
刘钊 ;
周伟 ;
张庆 ;
李金祥 ;
李宁 ;
张仁功 .
动物学研究, 2008, 29 (06) :646-652
[5]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分区黑颈长尾雉春季栖息地利用 [J].
李伟 ;
周伟 ;
纪德 ;
张仁功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02) :153-158
[6]   西藏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研究 [J].
钟诚 ;
何宗宜 ;
刘淑珍 .
地理科学, 2005, (05) :63-68
[7]   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J].
马姜明 ;
李昆 .
世界林业研究, 2004, (01) :15-19
[8]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进展与争论 [J].
张全国 ;
张大勇 .
生物多样性, 2002, (01) :49-60
[9]   北京山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初步研究 [J].
李晓秀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1) :22-26
[10]   哀牢山降水垂直分布特征 [J].
张克映 ;
张一平 ;
刘玉洪 ;
李佑荣 .
地理科学, 1994, (02) :144-15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