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再分析资料的高空温度与中国探空温度资料的季节平均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25
作者
支星 [1 ,2 ]
徐海明 [1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上海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探空资料; 再分析资料; 双线性插值; 季节平均差异; EOF;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国105个测站的探空资料以及NCEP/NCAR、ERA和JRA三种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EOF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再分析资料的季节平均高空温度在中国区域的可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数值上,春、夏、秋季的分布形势较为相似,大多表现出NCEP资料在对流层上层与探空资料更为接近,ERA和JRA资料在对流层中下层与探空资料更为接近,而冬季与其他季节差别较大;在描述长期变化趋势方面,不同季节不同资料的情况不一致,特别是夏季我国南部地区的对流层中层存在较大范围的降温趋势;在不同区域上,相比于探空资料,三种再分析资料在我国北方的描述能力比南方好,东部比西部好;在时空变化特征方面,三种再分析资料第一模态的分布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而第二模态的分布在各季节则较为一致,大多表现出整层温度南北反位相变化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3种再分析资料的高空温度与中国探空温度资料的对比:年平均特征 [J].
支星 ;
徐海明 .
大气科学学报, 2013, 36 (01) :77-87
[2]   青藏高原东部三种再分析资料与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J].
李瑞青 ;
吕世华 ;
韩博 ;
高艳红 .
高原气象, 2012, 31 (06) :1488-1502
[3]   三套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对比分析 [J].
荀学义 ;
胡泽勇 ;
吴学宏 ;
薛志华 ;
崔桂凤 ;
杨力 ;
王旭东 .
高原气象, 2011, 30 (06) :1444-1452
[4]   探空资料中的人为误差对中国温度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 [J].
郭艳君 ;
李庆祥 ;
丁一汇 .
大气科学, 2009, (06) :1309-1318
[5]   几种再分析地表气温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评估 [J].
赵天保 ;
符淙斌 .
高原气象, 2009, (03) :594-606
[6]   应用探空观测资料评估几类再分析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 [J].
赵天保 ;
符淙斌 .
大气科学, 2009, 33 (03) :634-648
[7]   青藏高原地区上空NCEP/NCAR再分析温度和位势高度资料与观测资料的比较分析 [J].
周顺武 ;
张人禾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3) :284-292
[8]   几种再分析地表气压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评估 [J].
赵天保 ;
华丽娟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1) :70-79
[9]   近50年我国探空温度序列均一化及变化趋势 [J].
郭艳君 ;
丁一汇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19 (06) :646-654
[10]   高空大气温度变化趋势不确定性的研究进展 [J].
郭艳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1) :24-30